周处对《神农本草经》并不陌生,相反他对此书极为熟悉,已经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
最开始接触这本书,是在高中,那时候周处情窦频开,先后暗恋过三个女老师,两个女同学,和一个女同学的妈妈。
女同学的妈妈姓白,早已离婚,在学校对面开了个中医诊所,一边给人看病,一边照顾女儿读书。
有一回,班主任为了让同学们对一些典型的大学专业和社会行业有所认识,就组织了几场讲座,白医生就在邀请之列。
讲座上,白医生说,想真正学好中医,必须对四大经典(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熟能成诵,这本来是古时候中医大夫的童子功,现代中医普遍在大学才开始学,其实已经错过了背书的最好时候,如今能熟记四大经典的中医屈指可数,如果谁能做到,肯定独得青睐,也能有所成就。
周处记住了屈指可数,独得青睐八个字,立志要背下这四本书让她青睐青睐。
背书期间,他有问题就登门拜访,没有问题创造问题也要登门拜访,就这样,在惊人的驱动力和意志力的加持下,他做到了。
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周处得偿所愿,可在得偿所愿的第二天,他就患上了一种病。
这种病直到几年后他才能比较恰当的描述出来,他称之为灵肉支离,症状是:
久处人类社会之中,就会心性丧乱,思想滑坡,必须弃世离俗,到常人绝迹的大自然里,才能恢复过来。
而久处大自然里,又会肉身崩溃,肢体独走,必须入世还俗,才能变得正常。
他不知道为什么,他去求医,可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给不出答案,求来求去,也只得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一种病名而已。
他报考了中医药大学,抱着对中医的神秘主义期待,潜心研究,自撰方剂,服药无数。
这么多年下来,他虽然没治好病,但也没治死自己,还意外开发出一些奇奇怪怪的能力,比如耳中生耳,眼中生眼,脑子里面生脑子……
穿越前,他再次离开人类社会,去往一个无人之地,那是一个地下溶洞,要潜水通过一条地下河才能到达,发现溶洞之后的这些年里,周处经常会来坐坐。
因为溶洞里有一个植物人,字面意义上的植物人,质如朽木,盘腿而坐,几年前他头上还有两片绿叶,一朵小花,现在也都凋零了。
植物人并没有死,也不是全然无法动,在周处第二次来这里的时候,他就发现植物人的头往左转了一些。
这些年下来,持续往左转,已经快要完全转向左边了,两颗眼睛里的瞳孔也随之而转,似在朝左看。
周处慢慢意识到植物人看的地方,就是自己第一次上来的位置,那次弄出了不小的动静,应当是巨大的动静惊动了植物人,他才转头来看,可惜思维迟钝,又速度太慢。
意识到这一点后,周处主动站在植物人面前和他说话,但对方视若无睹,坚持要看向最初的地方。
这次,植物人的视线终于到位,周处站了过去,向他打了声招呼。
一天之后,植物人浑身一震,树皮般的眼睛骤然有了神采,咯吱咯吱的声音响起,他在活动自己的手。
两天之后,他的手终于结成一个手印,手印完成的那一刻,《神农本草经》凭空出现在他手里,然后,植物人就再也没有什么动静了。
周处上前拿起书,翻开来看,可连一行都没看完,那些文字就活了似的飞离书页,钻进他的眼睛里,搅乱脑海,撕碎意识。
意识恢复时,他便已经穿越到这里。
此时此刻,神农本草经就这么玄奇地悬浮在眼前虚空,篆字古朴神秘,笔画游走聚散,全文顺次展现。
周处浏览一遍后,发现这个来历玄奇的版本在主体内容上与世传版本并无多少差别,只是序录部分完全不同。
世传版本的序录是关于本草经三品分类,以及药物性味、功效主治、配伍原则等总论性的内容。
而这本的序录则是告诉读者如何通过服食书中所录的三百六十五味药,实现长生不死,明确提出了本草修炼法,但是不全,只记载了前三个境界。
这个版本的署名是“神农氏述,陶隐居录”,陶隐居应该就是陶弘景,世传版本就是经他手才得以流传下来的。
在序录的末尾,有陶隐居的自述,从自述看,他大概就是溶洞里那个身体已经化作草木的植物人。
他以极其遗憾悲叹的笔调写道:
神农降世,偶景黄庭。
冥通听经,三转而斩。